比起强制社保,打工人更想要的是强制双休
周一早上被闹钟拽起来的时候,我盯着天花板突然冒出来一个念头:如果每周能踏实歇两天,我愿意少领点社保。
这话可能有点 “不正确”,但作为在格子间里熬了五年的打工人,我真的受够了 “单休万岁”的 PUA 了。
不是说社保不重要,养老医疗这些长远保障当然要,但社保是 “未来的安全感”,而双休是 “当下的生存权”。现在的职场里,“双休” 快成了奢侈品 —— 单休的公司遍地都是,大小周被包装成 “弹性福利”,就连名义上双休的岗位,周末也得盯着工作群,一个 “紧急通知” 就得爬起来处理。
我见过同事因为单休,半年没陪孩子去过一次公园;见过朋友大小周轮着来,每次周日晚上都焦虑得失眠;更见过无数人把 “能睡个懒觉” 当成周末最大的愿望。我们不是不想奋斗,只是连喘口气的时间都快被榨干了。
社保是按月交的,可身体的损耗是按天算的。没双休的日子里,人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周一到周五硬撑,周六补觉,周日焦虑,根本谈不上生活质量。时间久了,颈椎疼、失眠成了标配,连和朋友约顿饭都得提前半个月凑时间。
有人说 “社保是国家给的保障,双休是公司说了算”,可为什么 “强制社保” 能被反复强调,“强制双休” 却总被当成 “矫情”?企业总拿 “行业特殊性”“年轻人要奋斗” 当借口,可奋斗的前提是有精力,连休息都保证不了,谈何持久的创造力?
我们想要的不是不劳而获,只是想在高强度的工作之外,有两天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陪家人逛次超市,追一部攒了一周的剧,或者单纯发发呆充充电。这些看似微小的需求,却成了很多打工人遥不可及的梦。
社保是底线,但双休是底线之上的 “人间烟火”。希望有一天,我们讨论职场权益时,不止有 “五险一金交没交”,还有 “这个周末能不能踏实歇着”。毕竟,连休息都成了奢望的话,未来的保障再足,又能有多少力气去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