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赵一曼早期在大姐、大姐夫郑佑之(中共首届四川省委委员)的影响下,参加了革命工作,并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赵一曼考进了武汉黄埔军校,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受党派遣到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学习,1928年冬奉命回国,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从事地下工作。1928年4月,赵一曼与湖南革命者陈达邦结婚,在宜昌产下一子,取名宁儿。在抗战中,赵一曼成为了亿万人瞩目的中华民族抗日英雄。
九一八事变后,蔣介石制定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张学良采用了不抵抗政策而使东北军加速败退,致使东北全境落入了日寇的铁蹄魔爪之下。日本人在东北肆无忌惮的横行霸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东北沦陷,广大劳动人民成了亡国奴。而却有一大批有识之士奋起反抗,拿起武器与日寇浴血奋战,打的日本侵略者焦头烂额,不得安宁。他们是马占山、唐聚五、李杜、周保中、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鳞等无数个中华儿女。他们抗日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伟大壮举,为全国人民的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抗战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受中央委派到东北地区领导和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1932年,赵一曼出任哈尔滨市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代理书记。1933年4月,电车厂发生了日本浪人多次坐车不给钱,工作人员去卖票讨要,不但不给钱,反而变本加厉的毒打售票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连数日皆如此。日本浪人耀武扬威的大打出手,打伤了工人群众,工人们忍气吞声,实在受不了了,就把此事反映到了总工会里。
赵一曼组织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厂工人反日罢工斗争,在面对日本驻哈尔滨最高司令官横路的谈判中,赵一曼威武不屈,据理力争,并义正词严的要求严肃处理打人者,要求向挨打者赔礼道歉,同时赔偿工人们的工资和医疗费用等损失,责令日本浪人下不为例。经过激烈的斗争,日本当局迫于压力,同意了工人们的诉求,圆满取得了这次反日罢工斗争的最后胜利。
为了方便革命工作,赵一曼与工会负责人老曹假扮夫妻,虽然这次反日罢工斗争取得了胜利,却也引起了日寇的关注和高度恐慌,他们四处搜捕老曹与赵一曼。老曹不幸被捕而壮烈牺牲,赵一曼成功逃离魔掌,辗转来到了巴彦游击大队,从此与赵尚志一起打日本鬼子,胜利一个接一个,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事业越来越红火!

1934年,中央派来了巡视员厉承先, 他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坚定执行者,直接干扰了赵尚志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抗日团结对象,给部队捐款捐粮支持抗日的富商地主抓起来游斗,并要分他们的田地,瓦解了抗日力量,直接干预赵尚志的作战部署。结果拥有两千人的大部队打到了只剩下不到二十人的小分队。再照王明路线打下去,恐怕连这二十人也剩不下,赵尚志当机立断解散了队伍,他们来到了省委办公处讲理,当时省委也是执行王明路线的,中央巡视员厉承先是猪八戒倒打一耙,结果正确的意见和建议被压了下去,省委作出了错误决定,开除了赵尚志同志的党籍,省委委员赵一曼极力反对极力辩解也无济于事……
1935年,赵尚志、赵一曼又拉起了队伍,赵尚志又成为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的军长,而赵一曼是珠河中心县委委员,珠河区委书记,并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赵一曼对每个抗联战士都能做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亲切而热情,使大家感觉很温暖,部队充满了激情和战斗力。他们率部活动于哈尔滨以东地区,帮助人民群众,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赵一曼是手持双枪的神枪手,英姿飒爽,智慧过人,勇气可嘉,令日伪军闻风丧胆,被日伪军称为“红衣白马女政委”。
王明路线过去后,组织上开始落实政策。由李兆鳞负责落实赵尚志的党籍问题。李兆鳞问赵一曼:“一曼同志,听说赵尚志同志怪话很多。”
赵一曼笑着说:“是有些怪话,不过他只在三种情况下会说怪话。”
李兆鳞来了兴趣,笑着问:“是哪三种情况下会说怪话?!”
“一是在他的才能得不到发挥的时候。二是妨碍他打小鬼子的时候。三是碰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这些时候他会说些怪话。”赵一曼说。
李兆鳞笑了笑,说道:“我还听说赵军长爱发脾气,脾气很大。”
赵一曼说:“赵尚志是个难得的军事奇才,有时候是会发脾气的。不过,他从不对正确观点和做法发脾气,也从不对老百姓发脾气。他直率、刚烈、血性,疾恶如仇,真是难能可贵。”
李兆鳞笑着说:“哦,原来是这样,你们打个报告,我带回省委,尽快为赵尚志同志恢复党籍。”在组织上的关怀下,赵尚志同志很快恢复了党籍。
1935年11月,抗联第三军大部分部队被日寇大部队紧紧围困在山上,战况万分危急,赵一曼为掩护大部队突围,坚决要求留下来阻击日伪军的进攻,在激烈的战斗中,赵一曼不幸腿部负伤而被捕。日寇为了从赵一曼口中得到有价值的情报,找来军医对赵一曼的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便连夜审讯,结果毫无进展。
在狱中,残暴的日寇动用各种酷刑,妄图摧残赵一曼的革命意志,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赵一曼痛的几次昏死过去,而后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而后又痛斥了日军的种种罪行,日寇始终没得到一个字的抗联信息。
赵一曼伤势严重,生命垂危之际,日寇不甘心失败,仍想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了哈尔滨市立医院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抓住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了反满抗日的思想教育,接受教育的两人,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魔掌,同时参加抗联打小鬼子。
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带着赵一曼辗转来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里。1936年6月30日,赵一曼在奔赴抗日游击区途中,不幸被鬼子追上,再次落入到小鬼子手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日寇对其动用了更加惨无人道的酷刑,坐老虎凳、用长长的竹针轮番扎入十个手指心,巨痛难忍。灌辣椒水,用汽油与小米混合的辣椒水,从鼻孔嘴里灌的肚子鼓起来,而后用铁棍猛敲肚子,让辣椒水从七窍流出,让人昏死过去。用烙铁烙肌肤,用电刑摧残身体等酷刑。赵一曼以坚强的革命意志抗击着敌人的暴力,依然坚贞不屈,依然没有吐露一个字的抗联信息。日寇深知在赵一曼口中已得不到任何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押赴刑场,刑前给孩子留下了一封珍贵的短信,激励其成长!面对死亡,赵一曼大义凛然,从容不迫,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随着一声罪恶的枪声,赵一曼英勇就义,年仅31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