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 959|回复: 5

赵安平文章 | 读骆有云《南通谒骆宾王墓》有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31

主题

471

回帖

3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961
金钱
11455
威望
342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2-4-18
发表于 昨天 0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何况阔别三十年!初闻此言只道是寻常客套,可当记忆里那个曾与我谈古论今的骆有云先生,再次通过他的文章映入眼帘时,使我明白有些人的“文人底色”,原是时光愈久愈显醇厚的陈酿。

三十多年前,我与骆先生同在一个大机关共事。后来,我们又一同参加了义北工作队,同吃同住了一个多星期。每天吃过晚饭,闲下来的时光,我们总爱结伴到山脚下、田埂边散步。一路上,大家天南海北地聊,谈人生的磕磕绊绊,谈理想的熊熊火苗,连那些南腔北调的奇闻轶事都被我们掏了个底朝天。我知道他是从学校语文教师岗位选调进机关的——记得那批共调来四人,都是执教鞭的年轻人。机关里说和写的工作居多,文科生更顺手,我这个工科出身的“门外汉”写文章颇感吃力,打心底里羡慕这些笔杆子。

从工作队回来后不久,我便被派往上海,他也下到基层工作。这一去,我们就像两条岔开的路,山水相隔,就此别过。后来听说他当选了市作协主席,心里着实为他高兴,也动了回义乌拜访祝贺的心思。可一想到自己那点文学“三脚猫”功夫,终究还是把这份心思压了下去。这一晃,又是十多年过去了。

这些年,我常读到骆有云先生的文章,尤其是他的散文,那股厚重味扑面而来。这厚重味,源于他扎实的中文专业功底,像一棵大树,根须深深扎进泥土;源于他当中学老师时“把课文讲活”的巧劲儿,磨出了一把能精准剖析文字的利刃;源于他见惯世事后清醒的沉淀,滤去了浮躁与虚华。他的文风就像一首和谐的“三重奏”,有着独特的魅力。

其一,是教育者的共情力。作为师范出身的语文教师,骆有云深谙“披文入情”的奥秘。在《南通谒骆宾王墓》中,他把骆宾王七岁咏鹅的灵慧写得活灵活现,仿佛我们就站在一旁,看着那小小的孩童,指尖轻轻触碰着鹅毛,凉丝丝的感觉仿佛透过文字传递过来,耳边还回荡着清脆的蛙鸣。他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将冰冷的史料化作鲜活的生命体验。这种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练就,而是源自他曾在课堂上“把课文讲活”的深厚功力。他就像一位耐心的引路人,带着学生在文字的世界里穿梭,让那些古老的文字焕发出新的生机。

其二,是从政者的历史纵深。从机关到基层再到机关的工作生涯赋予了骆有云独特的政治洞察力。在文中,他剖析骆宾王“节义名士”与“狷介刚直”的双重性格时,笔锋如同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直指官场的痼疾;他论及骆宾王的边塞诗“开初唐风气之先”时,更暗含着对"盛世危言"的现实思考。这种辩证的视角,恰似他调解矛盾时练就的“冷眼观世”本领。他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准确地把握航向。

其三,是作家的审美创造力。作为原作协主席,骆有云在文本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文学想象力。文章开篇,他以“寒风凛冽”定下了苍茫的基调,就像一幅巨大的画卷,缓缓地在读者眼前展开;接着,他通过“笔传青史一檄千秋著”的楹联展开历史想象,虚实相生的笔法颇具小说家的笔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与古人对话。他对骆宾王生死之谜的开放式讨论,如兵败被杀、逃亡、投水等猜测,更显先锋作家对历史叙事的解构野心。他就像一位勇敢的探险家,在历史的迷宫中不断探索,寻找着新的答案。

骆有云笔下的骆宾王,既是初唐的诗魂,更是跨越千年的精神传承。他写骆宾王扬州起兵的担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暗合了当代人对知识分子风骨的追寻;他剖析《在狱咏蝉》的隐忍,又揭示了中国文人特有的处世智慧。这种古今对话,恰如狼山墓前的“寒星冷月”与义乌故里的“稻浪翻滚”相互映照,构成了一幅时空交错的壮丽图景。一边是历史的沧桑与厚重,一边是生活的质朴与温暖,两者相互交融,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和文化的传承。

作为骆宾王一族后人,骆有云的书写始终贯穿着“文化寻根”的执念。他细数两地墓冢的真伪考辨,就像一位严谨的考古学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将《咏鹅》推上联合国教材的舞台,让这首古老的童谣走向了世界;他引用《中国名胜词典》佐证南通狼山墓的文化象征意义,让这座墓冢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他更以“魂兮归故乡”的喟叹,完成了地理空间与精神家园的诗意缝合。这种“乡土守护”绝非简单的地域标榜,而是以全球化视野激活本土文化,正如他在《风雨旅途》中所言:“守护乡愁,不是固守陈旧,而是让老树发新芽。”他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用心呵护着本土文化的花朵,让它们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散文的深层魅力,在于骆先生将个人际遇注入了历史长河。他写骆宾王“知识改变命运”的求索,何尝不是在回望自己在职场、在文坛的数十年跋涉?他析生死之谜时的开放态度,暗合了他“人生没有白走的路”的豁达哲学;他结尾那句“青山处处埋忠骨”,既是凭吊古人,亦是自况。半个世纪的坚守,就像一条长长的河流,终将个人生命熔铸成中华文化基因的当代回响。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骆有云先生的《南通谒骆宾王墓》,是教育者的叙事智慧、公务员的历史洞察、作家的审美创造及乡贤的文化守护共同谱写的交响曲。在这部作品中,个人命运与家国兴衰交织在一起,就像一根根丝线,编织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乡土情怀与天下胸怀共生,就像一棵大树的根和叶,相互依存,共同成长。正如狼山墓前那方石碑,历经风雨而不朽,它提醒着我们:真正的文人风骨,永远是时光无法湮灭的精神火种,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作者简介

赵安平 浙江义乌人,书法研究生,上海市形势政策教育研究会会员,上海革命故事讲述团成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成老师 昨天 09:22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2784

主题

12万

回帖

5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565662
金钱
328981
威望
23488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17-12-5

优秀网友

发表于 昨天 09: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欣赏赵主任佳作超赞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成老师 +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2784

主题

12万

回帖

5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565662
金钱
328981
威望
23488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17-12-5

优秀网友

发表于 昨天 09: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骆宾王、骆有云两位人物同时写,都写得惟妙惟肖,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成老师 +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2784

主题

12万

回帖

5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565662
金钱
328981
威望
23488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17-12-5

优秀网友

发表于 昨天 09: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送出团圆月x1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成老师 +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2784

主题

12万

回帖

5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565662
金钱
328981
威望
23488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17-12-5

优秀网友

发表于 昨天 09: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送出团圆月x1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成老师 +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87 天

[LV.9]以坛为家II

2784

主题

12万

回帖

5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565662
金钱
328981
威望
23488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17-12-5

优秀网友

发表于 昨天 09: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真正的文人风骨,永远是时光无法湮灭的精神火种,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成老师 +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义乌稠州论坛

关注公众号

下载客户端

客服热线:9:00-16:00

0579-85099500

公司名称:义乌好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浙江省义乌市人力资源产业园10楼

浙B2-20070208-3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1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23号
Copyright © 2025 义乌热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