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会员

- 积分
- 232
- 金钱
- 97
- 威望
- 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25-4-15
|
日前,位于义乌市佛堂动力大道的朝阳220千伏变电站建设现场传来捷报:配电装置楼最后一段钢结构墙梁精准安装到位,标志着这座全省电网建设标杆工程的主体钢结构吊装全面收官。项目投用后,将新增48万千伏安供电容量,有力缓解义乌日益增长的工业和居民用电负荷。 作为浙江电力重点攻坚项目,朝阳变电站首次大规模应用两项关键技术:钢柱之间完全依靠高强度螺栓连接,替代传统焊接;钢柱基础采用外露式柱脚直接固定。项目负责人形象地解释道:“这就像‘搭积木’,所有钢构件在工厂预制开孔,现场只需拧紧螺栓就能完成拼接。” 传统焊接需交叉作业、等待焊缝冷却检测,单道工序耗时两三天,如今螺栓连接施工效率提升40%。现场人员使用内窥镜即可便捷检查螺栓拧紧状态,省去了第三方焊接检测的繁琐,螺栓连接的抗震性和耐久性也更具优势。 针对复杂的钢结构节点,项目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1:20等比例模型。“模型拿在手里,螺栓怎么装、拧多紧一目了然。”项目负责人表示,3D模型使技术交底效率提升60%,施工误差被控制在毫米级。 这座由康达技术支持的地上二层全钢结构变电站,是浙江电力“模块化优化提升”的示范工程。其模块化设计赋予建筑可拆解、可复用的特性,未来若需升级改造,钢构件可二次利用,契合绿色低碳理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