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楂 野山楂义乌叫“旗鼓”(果形像鼓),蔷薇科山楂属落叶小灌木,枝长细刺,喜阳,多见山路边、向阳山坡或山地灌木丛中。我市30多年封山育林,山林植株高大茂密,过于荫蓬,过去常见的“旗鼓”日见稀少,虽山路边野山楂树还常可见,但因光照不足,能结果的已很少。义乌野山楂4-5月花,成熟果红中带紫,早熟的9月成熟,迟熟的10月成熟。果味酸,可直接食用,过去常穿成串像佛珠一样拿到集市上销售,能助消化,也用于制作糖葫芦。野山楂的果实、果核、根、茎、叶、花均可供药用,药用价值同山楂。 果,味酸、甘,性微温。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作用,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恶露不尽、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注意:脾胃虚弱者慎服。 根味甘性平,无毒。有消积和胃、止血、祛风、消肿功能。主治食积、痢疾、反胃、风湿痹痛(关节痛)、咯血、痔漏、水肿。 核:味苦性平,有消食、散结、催生作用。主治食积不化、疝气、睾丸偏坠、难产。 木(茎):味苦性寒,无毒。有祛风燥湿、止痒作用。主治痢疾、头风、身痒。 叶和花泡茶服可治高血压。叶煎洗外用主治漆疮、溃疡不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