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中级会员
 
- 积分
- 4702
- 金钱
- 1961
- 威望
- 2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22-9-20
|

楼主 |
发表于 前天 1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看《站台》
劫后山河表里伤,无多岁月历沧桑。
时方浩荡沧溟阔,世任浮沉意气长。
歌啸也曾劳梦想,站台犹复作津梁。
十年况味青春祭,一曲风流几断肠。
附记:
《站台》是我最喜爱的电影。电影记录文革结束后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整整十年山西汾阳县一群年轻人从俗浮沉、与时俯仰的经历,是一部小人物在进入改革开放狂飙巨变时代的史诗。作为经历过那个激情荡漾年代的小镇青年,电影中几乎每一帧画面都让我感到亲切且引起共鸣。重看一遍《站台》,是情绪释放,是仪式,是重温一遍青春。
电影开篇,汾阳县文工团在某公社露天舞台演出《火车向着韶山跑》。在伟大领袖的画像下面,破布,农民,灰尘,笛子,敲锣打鼓,几个人蹲在土台子上,排成一排,嘴里“呜呜”着,拖个小板凳当蒸汽机车厢,挥动手臂模仿连杆带动前进,台子下面人声鼎沸。电影选这首很有年代感的曲子开篇,是导演贾樟柯的一种幽默。电影名《站台》,可电影里面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一处真正的站台。站台成为一种象征,是封闭的小县城与广阔世界连接的点,是小县城青年对外部世界的期待。就像歌曲《站台》里唱的:“长长的站台,漫长的等待……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
影片中最让我动容的一幕,在竹笛和手风琴演奏舒缓的《姑苏行》乐曲声中,尹瑞娟朗诵《风流歌》:
“风流哟,风流,什么是风流?我心中的情思像三春的绿柳;
风流哟,风流,谁不爱风流?我思索的果实像仲秋的石榴。”
八十年代略带点文艺气质的青年,哪一个没有手抄过朗诵过这首风靡一时的《风流歌》呢?贾樟柯对这首诗也一定有很深的感情,不仅在《站台》中深情演绎,时隔二十五年,拍了一部新片,还叫《风流一代》。
电影中唯一出现真实火车的一幕:从来不曾看到过火车的一群年轻人,演出途中听到火车汽笛声,兴奋地跑到铁轨边看火车。目送火车远去,开往世界的尽头。面对这样一个懵懵懂懂却激情万丈的年代,我想起一本书的名字——《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 |
|